《零碳之声》2011年8月期刊 由上海零碳中心 出品

零碳中心总裁陈硕获上海浦江人才计划资助

2011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受理评审工作已结束。经过专家网上评审、见面会考评和对相关单位实地考察等评选程序,最终遴选出280人,拟给予支持,并于上海市科委网站公布。零碳中心总裁陈硕也有幸成为归国创业的优秀人才中的一员获得此殊荣。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零碳中心携手编制中国建材碳标准

上海零碳中心又一次与专业机构携手编制相关标准条例。此次通过与中建标的合作,将制定首部建材碳标准。

鉴于在产品生命周期碳计量方面没有国家标准,国际标准ISO14067预计年内也不可能颁布。为了使建材产品碳计量方面有标可循,,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零碳中心已经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将携手编制中国建材行业的碳标准,此标准******后将规范和引导建材行业产品碳计量,改写无标可循的历史。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启动,进展顺利。

携手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再创产品碳测量新天地

继与全球享有盛誉的认证机构莱茵TUV携手完成了中国大陆“第一”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测量查证服务的佳绩后。2011年7月,零碳中心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合作,再谱写由国内认证机构完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测量查证服务的“第一”单。
提供由国内认证机构完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测量查证机会的是上市公司大自然地板中国有限公司。这次现场审核的是其麾下的江西盈然地板有限公司。

 

关注“零碳”:

活动:在低碳建筑备受关注的今天,零碳中心作为低碳行业领域的佼佼者受到大会主办方的邀请,将于2011年10月18日参与在成都举行的“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高峰论坛”。大会上,陈硕将结合实践项目,发表关于低碳解决方案的演讲。此次论坛以“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作主题。邀请国家领导、国内外知名学者、西部地区主管领导、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大师、知名企业家及行业精英等各方代表共聚,探讨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之路。

*9月23日在天津将举行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零碳中心作为低碳的行业先锋受到组委会邀请参与此次论坛。在论坛上,陈硕总裁将围绕“低碳发展投融资的机制与政策”的主题,讲述低碳投资的故事。此次论坛是以“生态城市创造和谐未来”作为永久主题,以“低碳发展与生态城市”作为年度主题。滨海论坛将为与会嘉宾提供一个国际水平的研讨与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交流并借鉴各国生态城市的最新理念、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届时关注生态城市建设的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代表出席本届论坛。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定于2011年9月26-27日共同举办2011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长三角峰会。本次峰会,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房地产行业的一次盛会。邀请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长三角地区各会员单位、江苏省各相关协会出席。陈硕将作为“绿色建筑与技术创新”的主讲嘉宾出席活动,分享近年来的低碳建筑设计的成果。

 

零碳中心打造中国第一个中型零碳城市社区

“零碳社区”是继世博会零碳馆后,自主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零碳小区。根据该项目的当地特有条件,运用可以利用的创能环境因素和节能因素,该区完全实现了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甚至实现了零碳要求。零碳社区是中国未来房产项目的典型,具有模范作用。

根据该项目的用地规划,居住用地占城市用地的29.31%,若低碳地产推广开来,每个住宅区减排60%,可为该地区减排18%,可为每户居民每月节省生活开支约210元

低碳之旅携江浙市长团成功考察英国低碳建筑工业

用5天的时间去体会低碳城市,你会有什么收获?由上海零碳中心发起的“低碳之旅”团于2011年7月29日正式启程,此次考察的目的地为英国。参与的10位成员由来自江浙部分市长,大家怀着学习国外的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低碳理念走到了一起,他们将为江浙地区未来的低碳的建设谋划更好的蓝图。

2011年7月29日,零碳中心总裁陈硕为团长,一行10人踏上了访英之旅。在英国他们见识了伦敦的旧码头改造项目,考察了剑桥古城的规划以及约克古镇保护,参观了爱丁堡古城的规划和保护,饱览了各种低碳技术的应用,他们感受颇深,也深受触动,尽管低碳环保有成本,但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不该首先把环保定性为负担,而是将它看成激发创新思维的工具和形成长期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在参观的过程中,各位市长也进一步了解到了这次“低碳之旅”希望贯彻的核心思想。“低碳”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节能,而是在节能的同时,努力去发掘新能源,发掘新方法,寻找最佳渠道去实现减排。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需要利用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找出现有不足,逐步发展成拥有先进技术和行动力的环保大国,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最终达成环保与发展的共赢。

短短5天的行程虽然已经结束,但这5天之后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而零碳中心将在今后定期的组织“低碳之旅”,让更多的地方政府能够学习到最先进的低碳技术。

零碳中心已颁发了第二批温室气体相关证书

今年8月18日,中山市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广东盈然木业有限公司,江西盈然地板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依据企业已经获得的第三方认证查核之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零碳中心颁发了第二批温室气体减排量或排放量相关证书。 此前,中山市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广东盈然木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获得第一批温室气体相关证书。

能够获得零碳中心颁发的温室气体相关证书的企业,都是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企业,是行业的排头兵。企业获得零碳中心颁发的证书后,除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宣传企业的环保形象、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外,还可以在产品包装箱上贴上产品碳标签。

 

 

 

 

 

零碳中心应邀参加未来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由德国联邦研究和教育部资助的超大型城市项目的闭幕会议将于8月31日上午9点至晚上6点举行,其中在“气候变化下的城市化进程战略:生态城市,低碳城市还是绿色城市?”大型国际会议上,主办方邀请了零碳中心总裁陈硕作为“低碳城市:从规划到决策”的演讲嘉宾。

此次会议是由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资助的为期五年的“超大城市”项目的闭幕总结大会,会议主题为“气候变化下的城市化进程战略:生态城市、低碳城市还是绿色城市”,旨在将各个国家从事可持续性城市发展研究和实践的专家汇集到一起,共同讨论对绿色、生态和低碳城市的定义、设计以及开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低碳产业交流-“2011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1年09月28日至29日将于上海技贸宾馆隆重举行“2011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届时,将有200多位行业专家,政府高级官员,国内一流开发商以及知名建筑工程公司参与交流,零碳中心总裁陈硕也作为低碳届的知名人士应邀出席,并以零碳的未来前景为主题展开主题演讲。

据悉,本届峰会将以“节能减排及综合技术运用”为主题重点介绍最新的行业政策,市场发展前景,现代化绿色设计理念,新型低碳建筑材料,智能建筑系统与节能型设备,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的一体化,建筑节能的解决方案与系统,开发商的绿色策略及成功经验与尖端的产业技术。对中国地产企业绿色转型战略研究,外墙保温系统的安全防范,绿色照明中的新光源和新技术,地源热泵对于低碳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等进行深入的探讨。

中科院新能源检测中心桩基开始

由零碳中心设计打造的中国科学院新能源检测中心与2011年7月打下桩基正式动工。此项目定位为国家级新能源技术检测平台,昆山新能源技术检测与发展中心设置于昆山低碳产业主题公园内。

零碳中心将本项打造成为: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技术检测与利用为主要目标,集检测、示范、研发、展示于一体的低碳建筑。体现最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整体由西向东上升,形成一定的动势,在整体造型上延续了低碳科技馆的螺旋上升的体量,与低碳产业主题主题公园内的低碳科技馆呼应。该项目与高研院各个研发中心结合起来,形成新能源技术产业化示范的窗口,未来将在昆山形成新能源产业族群效应,亦是低碳行业标准的制定与评价机构,建筑面积约30000多平方米。该项目采用多项低碳技术,包括,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电光热、地源热泵、冷热辐射、无动力通风帽,在建筑主体也选用了多项低碳节能材料。在建筑的北边将大量使用绿化屋顶,植被由于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带走室内的热量,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

 

 

 

 

 

 

 

 

 

通往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
低碳生活小常识

环保联盟低碳生活:

1 不燃烧废纸,树叶 
2 少吃或不吃口香糖 
3 尽量用密封盒或瓶装食物,尽量不用保鲜纸 
4 采购食品时尽量选用大包装或者简单包装的(独立小包装,过度包装浪费资源) 
5 集中供热 
6 减少洗洁精的使用,可以用淘米水代替 
7 出去遛狗时及时清理狗狗排泄物 
8 不乱扔烟头 
9 住酒店主动要求客房物品一客一换而不是一天一换 
10 不用牙签,非用不可时尽量避免木制的 
11 用盆接水洗菜 
12 能够淋浴就不要盆浴,因为淋浴比盆浴用水要少,既节水,又节电和煤气 
13 淋浴时关掉水龙头擦香皂 
14 洗衣服时尽量少用会污染水源的含磷洗涤剂,肥皂和皂角粉的洗涤效果也不差 
15 日常生活使用充电电池 
16 选礼物拒绝过度包装 
17 拒绝水笔,使用钢笔 
18 将冰箱冷冻室中冻好的冰块放在冷藏室温控器附近,以减少冰箱的启动次数 
19 购买有环保标志的物品 
20 多用电子邮件少用纸 

 


零碳联盟

零碳联盟是由零碳中心发起,借助世博会的契机,迅速集合了中国新能源产品及相关领域50多家龙头企业,致力于低碳、环保的企业展示其在节能减排方面贡献及成果的联盟。此次世博零碳馆通过全部采用中国的技术和产品全面展示基于中国气候和经济条件下的低碳实践,而这些技术和产品正是来源于这些企业。

零碳联盟是中国最早的低碳技术供应链,零碳联盟倡导科技主宰的低碳技术及产品,在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今天,为应对未来城市能源短缺及环境急剧恶劣变化挑战下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产品供应链载体;为城市及区域层面提供独具价格优势的新能源集成解决方案;通过这些解决方案,为零碳联盟供应商提供零碳、低碳市场分销渠道。除此之外,零碳联盟论坛、零碳项目推介会、技术交流会等独具匠心的活动也纷纷呈现。零碳联盟意在共同商讨低碳发展策略,以各个领域的低碳技术合作实现优势资源整合,最终为企业创造一条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环保的健康生态环境。

 


 

五省八市低碳试点方案近期有望获批

21世纪经济报道讯 在国家低碳试点启动一周年之后,五省八市的试点的实施方案近期有望获批。

“低碳试点实施方案的质量决定了以后的工作质量,所以国家发改委在地方上交方案后批复时考虑的问题比较多。”国家发改委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对本报记者透露,“最近一两个月,13个试点的方案会全部批复下来。”

中国建立碳市场应遵循五个原则

中国经济时报讯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同时将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

建立碳市场既是我国承担国际减排责任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政府已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其中“十二五”期间下降17%。实现国际承诺一方面要依靠行政、法律和标准等手段,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市场化减排手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节能减排任务越来越重,在“拉闸限电”式行政减排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应主要依靠碳市场等市场化减排手段。

  与一般性商品市场不同,碳市场是外部性产品市场,需要更严格的环境条件:通过总量控制形成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将碳排放权合理地分配到各交易主体;建立交易价格体系;形成较完善的统计、监测、核查体系和监管制度等。同时,所在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要能基本符合总量控制的条件。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走过了碳排放强度的高峰,但还没有走过碳排放总量的高峰,因此,中国建立碳市场,一方面要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未雨绸缪,积极筹划,另一方面又不能操之过急。总之,要按照首先,按照自愿原则建设碳市场、遵循客观规律建设碳市场、政府科学引导碳市场建设、统筹协调地推进碳市场建设、循序渐进地建设碳市场5项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碳市场建设。


零碳中心-中国最大的低碳城市咨询机构和世博会零碳馆的组织方

零碳中心是全球低碳建筑设计和低碳城市规划整体解决方案的先锋。零碳中心核心团队源于1999年设计世界上第一个零能耗生态村—英国南伦敦贝丁顿社区的零能耗工厂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团队。 

2010年,零碳中心设计运营了世博会历史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展览馆——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零碳中心也成为了世博百年历史上第一支从募资,场馆设计,施工,布展到最后运营全程管理的建筑及规划事务所。零碳中心致力于低碳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科技研发,碳计量,工程安装,投资咨询在内的一站式低碳解决方案。迄今为止已经为万科,中科院,上海世博会,北京通州,海南博鳌,上海迪斯尼配套项目提供服务。 

除了建筑设计及区域规划外,零碳中心更设立实验室开发国际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自主开发了太阳能动力斯特灵引擎和中国建筑和城市碳计量两大核心项目,拥有风帽等多项专利产品,并在全国多个城市建有低碳实践的成功案例。 

零碳中心走在了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和低碳建筑领域的最前列。同时,零碳中心还建立了完善的产品碳标定体系,以碳评测和碳标定的具体实施数据来验证建筑及相关领域的二氧化碳排量,在碳评测领域创下了多个国内第一。

2010年5月5日,零碳中心召集了中国百家从事新能源,新材料及低碳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在世博会零碳馆内成立零碳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与置换,零碳中心成功推荐了数十家零碳联盟企业参与到多个国家级低碳示范项目中去。

 

 

欲了解更多零碳信息请登录:
www.zeroco2system.com
请致电:086-21-63085509 传真:086-21-63088260

上海总部: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333号金融广场1405-1406单元

伦敦 剑桥 上海 广州 北京